2014年12月3日,由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人民網、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信息中心、百度共同舉辦的“第十三屆(2014)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暨經驗交流會”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隆重召開。來自國務院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網信辦以及國務院51個部門、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部分地市、區縣代表,以及50余家新聞媒體共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羅文院長、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領導蒞臨指導。政府網站已經成為宣傳政府的政策決策、公開政府信息的重要窗口,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民辦事和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平臺,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績效評估意義重大。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副主任張少彤博士對2014年的評估工作情況和評估結果進行了通報。評估結果如下:
1.部委、省、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地市和區縣政府網站前10名分別如下:
(1)部委網站前10名是:商務部、林業局、質檢總局、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其中,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并列第9。衛生計生委、證監會網站進步幅度較大。
(2)省級網站前10名是:北京、上海、四川、廣東、福建、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廣東、貴州、浙江網站進步幅度較大。
(3)副省級城市網站前10名是:青島、深圳、廣州、成都、廈門、西安、南京、濟南、武漢、哈爾濱。其中,濟南、武漢并列第8。西安、南京網站進步幅度較大。
(4)省會城市前10名是:長沙、廣州、成都、西安、南京、濟南、武漢、福州、合肥、貴陽。其中,濟南、武漢并列第6。太原網站進步幅度較大。
(5)地市網站前10名是:佛山、無錫、宿遷、中山、柳州、涼山州、溫州、南平、蘇州、龍巖。赤峰、大同、秦皇島、張家口、齊齊哈爾、馬鞍山等網站進步幅度較大。
(6)區縣網站前10名:廈門思明區、深圳福田區、佛山禪城區、北京西城區、深圳羅湖區、武漢武昌區、青島嶗山區、北京東城、佛山順德區、上海靜安區。青島市南區和市北區、深圳坪山新區和寶安區、廈門海滄區、濰坊壽光市等網站進步幅度較大。
2.部委、省、副省級和省會城市優秀移動政務客戶端評估表現優秀的如下:
(1)部委:林業局、民政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商務部、稅務總局。
(2)省:廣東省、四川省、甘肅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
(3)副省級和省會城市移動政務客戶端中:青島市、廣州市、南京市、長沙市、成都市。
3.部委、省、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政府網站無障礙建設前5名分別如下:
(1)部委:外交部、教育部、國家能源局、測繪地信局、海關總署、知識產權局。其中,教育部、國家能源局并列第2,海關總署、知識產權局并列第5。
(2)省:上海、湖北、貴州、云南、北京。
(3)副省級城市:青島、廣州、成都、西安、大連。
(4)省會城市:鄭州、廣州、太原、福州、貴陽、成都。其中,太原、福州并列第3;貴陽、成都并列第5。
此外,來自拓爾思、中科匯聯、南京大漢、云適配、開普互聯等機構的技術專家,對當前政府網站建設領域的主流技術、發展趨勢做了生動的介紹,并與參會嘉賓進行了深入溝通。
附:
(一)2014年政府網站發展四大亮點
1.網站可用性水平進一步提升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評估數據顯示,多數政府網站進一步強化日常運維保障,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并整改問題,網站的可用性進一步提升。
部委、省、副省級、省會政府網站的首頁鏈接全年可用性已經達到了99.3%,二級、三級頁面鏈接的全年可用性分別達到了96.1%和85.7%,繼續保持著提升的趨勢。同時,地市級政府網站服務功能可用性達到95.2%、互動功能可用性達到92.1%,提升了0.8和0.3個百分點。
此外,部委、省、地市政府網站進一步加大對長期不更新欄目的清理整頓,超過3個月不更新的欄目比例下降至18.3%。僅排名前100名的地市級政府網站關閉、整合的不更新欄目就多達500余個。網站的整體運維效果顯著提升。
2.重點領域公開效果持續改善
2014那年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發現,各部門各地方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了重點領域政府信息的公開力度。相比去年,權力運行信息的網上公開水平明顯提升。其中,60家部委網站按照統一的標準規范公開了本部門的行政權力清單,實現了對國務院現有行權權力的最全面、最透明公開;同時,省、市、區縣政府網站也進一步加大了公開力度,開通了相關專欄的網站比例達到了43%,比去年提升了8個百分點。此外,超過30%的網站提供了行政權力運行流程圖;近27%的網站,如浙江、四川、湖南、福建、杭州、長沙、成都等在行政許可信息公開的基礎上,提供了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給付等其他權力信息。
3.互動宣傳更加多元更加親民
部分地方、部門重視將網站互動交流渠道與傳統的交流平臺相結合,整合互動資源,利用多元化的互動渠道提升交流效果。如,國防部、科技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上海、江蘇、深圳等網站提供了新聞發布會的通知公告、視頻播放、直播文字回放等服務功能,實現了對社會熱點和重大政策決策的線下發布和線上發布同步開展;工商總局、海關總署、濟南、宿遷、佛山禪城等將電話熱線知識庫和網站交流互動的資源庫進行整合,打通兩者之間的咨詢答復處理流程,建立了雙渠道接入、雙渠道回復的機制。
同時,政府網站主動降低網上政策解讀和互動交流的專業性門檻,通過更加通俗易懂、親切友好的方式拉近政民溝通的距離。如商務部、海關總署、北京等采用圖解政策、圖說會議等方式,對最新的政策文件、重要決策進行通俗化、重點化的解讀,讓網民更易理解。
4.多媒一體的引導效果日趨增強
各級政府在進駐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同時,逐步重視并加大了網站與新媒體信息同步、協作發布的力度,以多渠道強化對互聯網輿論的引導。對100家部委、地方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能夠實現政府網站與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協同發布信息的僅有17家,而今年則達到了43家。其中,教育部、國資委形成了以政府網站為核心,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為側翼的多媒一體宣傳渠道,對重大改革決策、社會關注熱點等進行多層面、多維度、多時段的立體化宣傳和解讀,提高了政府話語在互聯網言論中的響亮度。
(二)2014年政府網站發展四個不足
1.基層網站的運維保障體系亟待完善
盡管部委、省、市政府網站的可用性水平有進一步的提升,但是2014年政府網站評估范圍內的區縣網站,以及由區縣網站外鏈的部門、鄉鎮(街道)網站存在大量信息更新不及時、頁面和功能不可用、鏈接錯誤或無法打開等情況,大大拉低了區縣政府網站的運維保障水平。
對評估范圍內的區縣網站所鏈的部門、鄉鎮網站,隨機抽取了600家進行監測,發現超過87%的網站存在3個以上欄目長期不更新的現象,近80%的網站存在部分功能或頁面無法使用和打開的情況,超過90%的網站存在暗鏈、偽鏈,以及鏈接無法使用的情況。可以說,基層政府網站已經成為了網站可用性問題的重災區,嚴重地影響了政府形象。
2.政府網站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和運行監測系統”對各級政府網站的安全漏洞掃描結果來看,當前政府網站的安全形勢非常嚴峻,安全防護能力亟待提升。
今年評估范圍內的900余家網站中,超過93%的網站存在各種危險等級安全漏洞,其中97%的區縣網站被監測到有安全隱患。同時,43%的網站被劃入極度危險序列,30%的網站被劃入高度危險序列;近50%的網站,被監測到的安全漏洞數超過了30個,甚至有70余家網站的安全漏洞數量超過了100個。
從漏洞的類型上來看,今年破壞能力較大、影響范圍較廣的心臟出血、信息泄露、跨站請求偽造等漏洞,在27%的網站中被監測到,說明這些網站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護體系,不能及時關注網絡安全發展態勢并采取有效措施。
3.需求量大的重點服務極度不實用
2014年監測發現,近70家地方網站推出了各種形式的重點領域或重點辦事服務欄目。但是,超過半數的網站存在服務不實用的現象,沒有實現重點服務滿足用戶需求的目標。這些服務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只做門臉建設,新瓶裝舊酒。部分網站的服務導航、實體大廳模擬、重點服務通道,只是重新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導航頁面,而底層的服務內容則直接復制原有辦事服務主題下的相關資源。如江西某市的“婚育收養”服務、吉林某市的“證照辦理”僅提供了一個較為美觀的入口頁面,沒有按照不同的辦理條件、辦事需求對服務資源進行人性化的分類組合;河南某市的“房產”等服務專欄、遼寧某市的“社會保障”等場景服務、河北某市的生育戶籍等市民服務,都是直接鏈接至房產局、人社局、衛生局、交通局等主管部門網站,沒有對用戶關注高的服務資源進行針對性的整合與展現。
二是服務效果待驗證,過期、錯誤信息較多。部分網站的重點服務資源存在長期不更新或鏈接指向錯誤的情況,對公眾的辦事支撐委實有限。如河南某市政府網站提供的“我要住房”、“我要落戶”均指向《市經濟適用住房購房審批表》的下載頁面,讓用戶不知所措;寧夏某市的房產管理服務、浙江某市的戶籍服務、湖南某市的公積金貸款服務、陜西某市的社會保障等多個民生服務專欄,均存在欄目長期為空白的現象;山西某市政府網站的“教育導航”、“養老保險”等服務均是在2009年1月7日一次性更新,而山西省在2011年、2014年先后下文取消、調整一批行政辦事,在該欄目內均無更新體現。
4.互聯網主流技術融合運用成效較弱
盡管越來越多的地方部門注重將互聯網的主流技術、應用融入到網站中來,力圖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但是,多數政府網站的最終應用成效較差。
一方面,站內搜索和主流搜索平臺的結果精準度有待提升。目前,近七成的網站提供了可用的站內搜索功能,但能夠較為準確提供對應資源的僅占30%。此外,通過百度驗證各政府網站資源的站外搜索效果發現,近20%的網站,尤其是區縣網站,不能通過搜索獲取;超過50%的網站,其內容資源不能準確定位。
另一方面,移動政務應用的用戶關注度較低,移動服務本質尚未充分體現。抽樣20家上線運行的移動政務應用監測發現,全年累計下載量不到7000余,平均每家不足350次,裝機量較低;日均移動應用的啟動次數不超過0.8次,日均訪問時間不超過2分鐘,且超過63%的移動應用一周訪問次數不超過3次,對用戶的吸引力可見一斑。同時,多數移動政務應用以信息發布為主,而基于地理位置的查詢、與第三方社會平臺互聯互通等具有典型移動智能服務特征的功能、內容極度匱乏,移動服務本質未得到充分體現。此外,我們發現超過60%的移動政務應用存在容易被篡改、反編譯的風險,以及不具備抗劫持機制,容易導致用戶受到釣魚攻擊而泄露隱私信息的情況。
(三)政府網站發展五大年度特點
1.定位提升和規范管理,政府網站的歷史責任更加重大任務目標更加艱巨
2014年以來,黨中央彰顯了對信息化工作的戰略使命感,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近平總書記任組長,從最高層加強對信息化工作的統籌領導。同時,國家加強了對電子政務和政府網站規范安全運行和發展的管理,中辦、國辦、中央網信辦、中編辦、工信部等主管部門針對政府網站所出臺的相關文件為歷年最多。如,中辦印發《關于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機制的意見》,國辦印發了《關于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特別是今年還舉辦了多次研討會、座談會和培訓班,研究推進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的相關工作部署,明確提出依法公開政府信息、回應公眾關切、正確引導輿情、改進政府服務是當前政府網站建設的核心工作任務,對各級政府網站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中央網信辦印發了《關于加強黨政機關網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對政府網站的信息公開和輿情引導、開辦審核和標識管理、鏈接管理和內容安全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
2.網絡安全形勢復雜多元,網站的穩定安全狀況直接關系政府形象
近年來,在整個互聯網快速蓬勃發展的同時,網絡安全形勢也朝著復雜化、多元化的方向轉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政府網站一直處于互聯網安全漩渦的中心,面臨的安全態勢最為嚴峻。中國互聯網協會和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被篡改的政府網站數量達到了2430個,占監測范圍內政府網站的4%,即平均每1000個政府網站中就有40個遭到過篡改攻擊。這給政府形象帶來了惡劣的影響,甚至是給政府工作的正常運轉、政府信息或個人信息安全保密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同時,我國政府網站頻頻出現了欄目建設開天窗、內容信息不準確、鏈接功能不可用等現象,被網民圍觀、批評。絕大多數留言的網民將網站的運行維護能力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態度劃上等號,給政府機關的互聯網形象打了低分。
3.由主動發布向宣傳引導過渡,政府網站在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方面的作用將更加顯著
按照國務院相關要求,各級政府網站在做好政府信息主動發布的基礎上,紛紛加大了對政策的解讀宣傳、熱點事件的回應力度。中國政府網新版上線以來,采用圖表解讀的方式,對國務院 最新的政策文件、決策措施、重要會議進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讀,內容直觀、形式新穎,對地方網站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對30家部委、省政府網站的抽樣監測顯示,在2014年第一季度,網站圍繞最新的政策、社會熱點,如埃博拉疫情防控、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等方面開設了57個專題專欄,組織了52場領導專家訪談和29次新聞發布會,同比上漲84%、93%和123%。這表明了政府部門已經充分認識到網站在闡明政策決策、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4.從量變到質變,政府網站內容體系建設更加貼近用戶實際需求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政府網站深入調查用戶實際需求,圍繞公眾關注度高、辦理量大的服務領域和事項,將質量建設作為重點,提升用戶滿意度。
一方面,四川、海南、青島、成都、長沙、馬鞍山等150余家網站整合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公用事業、企業服務等領域的政策文件、行政辦事、便民服務和互動資源,向提高網站在服務公眾民生和企業基本辦事需求能力的方向努力。
另一方面,北京、深圳、南京、佛山等網站進一步做實網上辦事服務,圍繞公眾辦理量大的身份證件辦理、單獨兩孩申請等事項進行重點實用化建設。如,南京市網站推出的生育服務證辦理事項,不僅結合最新生育政策,提供了符合單獨兩孩生育的15類情形的詳細解讀說明,還按照實際辦理流程提供了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送達4個階段的具體操作流程的服務資源,包括31個表格、證明材料等資源的下載和詳細說明。此外,全面整合了下轄12個區113個基層辦理窗口的聯系電話、負責人和辦理地址信息,便于公眾與具體辦事人員聯系和實地辦理。
5.探索和加強與社會化平臺對接,以政府網站為核心的多入口多渠道服務模式初顯
部分地方、部門加強了與主流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甚至是電子商務網站的合作,推廣政府網站資源,提升服務覆蓋范圍和社會影響力。商務部、國家氣象局、北京、佛山、柳州、順德、深圳南山等網站與百度等搜索引擎進行對接,將優質服務資源進行打包推送,方便用戶通過搜索平臺更加快速地獲取服務。
以公安交管、新聞宣傳為代表的政府部門紛紛進駐微博、微信平臺,及時發布最新動態、政策文件,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查詢、在線辦事申請和繳費等服務內容,將網站的資源通過新渠道進行了擴散和傳遞,提升的服務成效。
第十三屆(2014)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暨經驗交流會在京順利召開
點擊數:1592 發布時間:2014-12-04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