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基金傳捷報 互聯網大會留佳名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正式“放榜”,由中國網安三十所高級工程師徐兵杰主持申報的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高速光量子噪聲源芯片安全機理及關鍵技術研究”獲批立項。該項目是中國網安首次牽頭獲批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類項目,代表著中國網安在量子噪聲源芯片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學術與技術地位,具有標志性意義。
中國網安量子熵源芯片
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中國網安三十所量子保密通信團隊基于中國電科自主可控方案及工藝平臺,自主突破光電一體化集成等關鍵技術,研制了國內首款高速光量子熵源芯片,尺寸30.0mm × 12.7mm × 9.0mm,可支持實時量子隨機數產生速率1Gbps,性能較傳統噪聲源芯片提升2個數量級,具備高速、高安全、高穩定、集成化等特點,技術指標國際先進。
該成果代表中國電科參加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評選,與“鯤鵬920”“特斯拉完全自主駕駛芯片”等技術成果一同入入選,全球僅56項。
徐兵杰簡介
徐兵杰,中國網安高級工程師,研究生導師,量子保密通信方向技術帶頭人、中國科協量子信息分會副會長、中國密碼學會量子密碼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天府萬人計劃”青年科技菁英、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中國電科集團青年拔尖人才(首屆)、國家密碼管理局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評專家、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Physical Review A》和《IEEE Access》等國際知名期刊審稿人。從事量子密碼與量子信息研究十余年,在量子保密通信(QKD)和量子隨機數產生(QRNG)等技術方向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突破、樣機研制及應用轉化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研制了技術指標國際先進的樣機系統。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基于自循環干涉相位噪聲的QRNG方案,實現了117 Gbps超高速真隨機數產生,技術指標在同期公開成果中國際領先;帶領團隊研制高速小型化QRNG模塊,綜合指標國際先進,代表中國電科參與“央企雙創展”和“世界互聯網大會”,入選2017年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成果并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帶領團隊研制國內首款高速量子熵源芯片,技術指標國際先進,獲評2019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全球僅56項)。帶領團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礎科研、863、973等國家、省部級項目20余項,作為項目負責人牽頭中國電科在量子信息領域首個國防基礎科研重點項目、中國網安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面上項目。前頭或參與量子保密通信相關標準研究/制定項目10余項。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SCI檢索論文30余篇,申請專利30余項(已授權11項),出版專著2本。獲國際無線電聯盟“青年科學家”獎(2014年),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18年,第一完成人),為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應用轉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企業:中國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