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在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出四點想法和建議。其中,他提到,支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以企業為市場主體,引導產業優化布局;深化產教融合,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8月初,國務院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充分彰顯了我國將更大力度地深化集成電路產業國際合作的決心。楊旭東表示,將以示范企業為創新載體,以點帶面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貫徹落實集成電路企業的創新政策,完善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主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發展創投、風投等基金,鼓勵金融機構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例,支持企業創新。
此外,他表示,要完善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推動重大科研設施、基礎研究平臺等創新資源開放共享。以重點實驗室為載體,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近年來,工信部認定了103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為部屬高校、直屬單位與企業開展協同創新搭建了良好平臺,接下來將繼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楊旭東說,要深化產教融合,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及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引導創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術攻關。堅持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加強人才供需對接,打通企業與高校間的信息渠道,促進人才培育工作精準對接重點領域需求。
他同時強調要堅持開放合作,推進產業鏈各環節開放式創新發展。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建設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與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界共同分享中國市場帶來的發展機遇。鼓勵集成電路企業擴大國際合作,更積極、深入地開展國際技術創新交流。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大侵權懲罰力度。
楊旭東介紹,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7500億元。其中外資企業貢獻了超過30%的規模。全球前20大半導體企業中,已有一半以上在中國建立了生產基地或研發中心。
目前,中國不僅是全球主要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生產基地,還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楊旭東援引數據稱,自2000年至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基本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速,增速數倍于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規模已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超過50%。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是全球集成電路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華收入已經成為全球主要集成電路企業成長的重要貢獻力量。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