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騰訊大數據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魏凱、埃森哲戰略與咨詢董事總經理袁虹、騰訊數據平臺部總經理蔣杰、英特爾大數據首席工程師程從超等國內大數據領域專家做了主題演講,并就隱私計算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圓桌對話。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在演講中表示,我國數字中國建設取得了實質性意義,各地政策、制度與發展方案相繼出臺,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在某些關鍵技術以及前沿應用領域已經進入國際領先行列。但發展數字經濟,數據的共享開放是首當其沖的難題。
梅宏提出,要平衡數據共享開放和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的關系,要強調應用先行,安全并重的原則。采用相關技術,達到各個不同的數據擁有者在不公開自身數據的前提下完成技術協作,打破“信息孤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魏凱介紹了隱私計算技術的發展。魏凱表示,隱私計算可以保障數據可信流通,其價值在于保護數據隱私,保證數據價值,平衡數據與安全保護之間的關系,讓數據即時調用,充分挖掘數據價值。2020年,Gartner將隱私增強計算列為2021年企業需要關注的9項重要科技趨勢之一,潛在應用空間巨大。
魏凱介紹,隱私計算和區塊鏈技術的融合應用更有利于整體推動數據可信流通,中國信通院云大所發起了“隱私計算聯盟”,推進隱私計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隱私計算產業發展,支撐面向未來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在論壇上,騰訊正式發布自研第四代數智融合計算平臺“騰訊大數據-天工”,該平臺以“數據協同、技術互通、平臺大腦”技術理念為基礎,在確保數據安全這一重要前提下,實現萬億級數據分析無人“自動駕駛”,進而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為一,引領大數據計算進入下一時代。
蔣杰表示,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新階段。此次發布的第四代數智融合計算平臺,將以安全的方式打通數據孤島,橋接多方數據,以統一的數據處理引擎更高效地挖掘數據價值,以智能化的方式驅動整個數據處理閉環,為開發者、企業、以及政府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為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協同,數據安全是重中之重。“騰訊大數據-天工”采用自研隱私計算技術,從機器學習到大數據分析為各個場景提供全方位保護,去中心化的架構則能避免單點隱私泄露風險。
據介紹,目前,“騰訊大數據-天工”可以支持千億級規模的海量數據訓練,在此基礎上,提供3072bit業界最高強度加密和TEE硬件雙保險,最大限度確保數據安全。憑借該技術,騰訊大數據相關團隊獲得了iDash 2020世界隱私計算大賽冠軍。
據了解,金融級安全強度的騰訊隱私計算技術已廣泛應用在醫療、金融風控、數字政務等眾多領域.
同時,為更好地探索數字時代中發展和安全的平衡點,騰訊在此次峰會上也重磅發布《騰訊隱私計算白皮書》。白皮書從隱私計算發展背景、技術體系、重點應用行業和場景、數據安全合規、未來發展前景等多角度全方位探索隱私計算。會上,騰訊大數據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就技術創新及標準制定、測評認證及應用示范以及聯合實驗室籌建等展開深度合作。
來源:騰訊